🐱第 1 期 - 大厂垄断的 laas
记录 22/(10/31 - 11/06 )期间 值得分享的内容,每周不定期更新。
Last updated
记录 22/(10/31 - 11/06 )期间 值得分享的内容,每周不定期更新。
Last updated
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过载的信息,然而明月与砾同囊,其中的优质信息往往会被淹没,因此需要一个信息过滤服务来提升接收的信息质量。
思考的价值由此而来,分享内容的不限,偏向于 计算机技术 与 科技人文的方向。
Newsletter 服务:https://simon.zhubai.love/
一只绿鹭在捕食。11-06 00:10 北京什刹海
国内发展较大的 laas 都是由大厂垄断的,大家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
对于小厂 或者 初创来说,做的事情一般都是 paas or saas,这些层面的应用 能更具备故事性,实用性,并且 laas 服务的进入门槛是比较高的。
对于大厂来说,存在对机器的需求,能够承担起运作机器,建设中心的成本。
所以造成的现象就是 越底层越偏基础设施 越能看见大型组织。
一篇介绍 WASM 发展趋势的文章。作者将其看中下一代的云计算基石,从多个方面梳理了 WASM 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最开始 WASM 只是运行在 browser,用来扩展 Web 的生态,而现在 WASM 运行到了各种环境,能够承载的场景越来越广。
在看文章时,脑子中不停的闪回一句话:“这就是 [中枢层] 的能力”。
WASM 就是一种抹平了不同 CPU 架构的机器码,它可由任意的编程语言编译而来,又可运行在各种 system 中,这是它与生俱来的优势。
亮点被放大,场景被挖掘,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中枢层,在计算机科学中无处不在,你想到哪些中枢层呢?
比如 V8 字节码,上层是 JS 的广泛生态,下层是编译后在不同平台的指令集。又比如 JSX,上层是各种物料生态,下层是 DOM、Native、Terminal。又比如 JVM,上层是 Java,Scala,Kotlin,下层是 VM 编译的机器指令等。
PS:中枢层更广为人知的表现是 沙漏模型
延伸阅读:
The Internet Was Designed With a Narrow Waist
两篇来自 CF 关于 Worker 的文章。
为什么 wasm、v8 越来越多在云厂商中使用,因为 这些 runtime 有天然的优势:占用资源更细粒,可 share 的程度更广。
一篇介绍 Web3 的好文。
文中有一点概念介绍非常通用:NFT 的价值。
NFT 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共识。
只要共识不破,那有钱人总会去找有共识的资产。
如何针对一个事物达成共识,可以提供愿景,可以夸大故事,可以找人背书,也可以利用人的各种心理。不管如何,只要一个事物开始逐渐有人认可,那么它就已经被赋予了价值。
一篇介绍 Shell 最佳实践的文章。
Shell 这种晦涩难懂,毫无语义美的 语言,最佳实践应该是尽量少写,用 py、js 代替。
比如 google 开源的 zx 库,非常好用。
一篇介绍桌面端开发的好文。
前文介绍了 桌面端开发的历史 与 业界内知名的解决方案,后文着重介绍了 Tauri 这一款框架。 如果应用不涉及过多的 native 依赖,使用 Tauri 开发应用还是很香的,但如果存在很强的依赖,就比想开发一款截图应用,那还是老老实实 写 native 吧。
文章介绍了 JS 框架的 4 个代表性的时代,从我个人的视角做下解读:
无框架的 库流行时代
JS 开始是运行在浏览器上的玩具语言,只能操作 DOM,资本为了制造技术壁垒,使得前端技术无标准可言,浏览器之间的不兼容性很明显。
该时代的 JS 生态主要以 jQuery、Mootools 等库为主,以兼容浏览器,便捷操作 DOM 节点。
框架兴起的时代
随着 Gmail、Google Docs 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 Ajax 可通信的机制,虽然当时还没有 模块化,但前端页面丰富化 已逐渐成为潮流。
该时代的框架代表有:Backbone.js、Angular 1、Ember.js 等,这些框架都算是 视图层框架,为 MV* 服务。
框架井喷的时代
随着 Node 、CJS 的创建,让前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服务端开发、cli 应用、项目工程化 开始出现萌芽,并逐渐发展壮大。
该时代的框架代表有:React.js、Vue.js、Svelte 等,单页应用、组件分层、前后端分离成为前端开发的趋势。
框架全栈的时代
随着 Node 生态、边缘云计算的发展、SPA 终端渲染不可避免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框架 选择了将渲染放到了服务端。
该时代的框架代表有:Next.js、Nuxt.js、Remix 等,虽然这些框架会造成了 hybrid 问题,但相对来说 首屏性能提升明显。
Question:下一代前端框架(非跨端)的趋势是?
我个人认为,框架多核 可能是一个趋势。(多核框架与多核库 差别在于侵入的深度,重点在多核)
随着 WebWorker 兼容性、终端算力的不断提高,使用其做渲染层的苗头有所显现。
我看到的一些信息:
Expanding Single Page Apps into multiple Browser Windows
先根据场景论证 多核框架的优势。
复杂场景(重特效、重计算)
各个 Worker 根据场景职责各司其职,Master 尽可能闲置 以满足交互体验。
如前不久 阿 B 发生的用户体验事情,在用户终端执行视频解码,如果使用多核框架则可将该计算运行到 WebWorker。
如搭建平台,画布渲染就可单独划分为个 Worker。
简单场景
简单场景下也可将页面中 尽可能的非重要资源放到 Worker 中执行,设想一下 没有 JS 的页面对性能的收益 是很明显的。
并且多核框架存在天然的优势,涉及到 worker 就可做 计算资源调度。
设想一下 用户终端是一个进程,终端上每个 worker 是一个线程,进程之间可通过 ws、WebRTC 通信,线程之间通过 postMessage 通信。
假如有个挖矿的页面逻辑,如果想利益最大化,那么就可根据 ua 拿到每个终端的算力,并在上层实现一个针对算力的类似 gmp 调度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延伸阅读:
https://www.smashingmagazine.com/2021/06/web-workers-2021/
https://eevans.co/blog/wraft/ https://dev.to/adamdbradley/how-partytown-s-sync-communication-works-4244
一篇关于性能解决方案的讨论文。
作者想表达的观点一句话概括:当应用缓慢时,不要为了成本去增加硬件性能(工程师的薪资大于硬件的薪资),而是先审查代码。后文是一些支撑点。
新的 CSS 颜色规范来了:oklch。该格式能表达的色彩空间更丰富~
一篇介绍 生成图实践的好文。
作者先是介绍了 生成图的原理,由无数个向量组成图案。然后又介绍了他的最佳实践,为每张图生成独一无二的封面图。
惊呼于作者的耐心,原理与实践结合,呈现了一个极致的解决方案。
一篇 关于 css 动效的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 outline 实现复杂的交互动效,你学会了吗?
一篇介绍 深拷贝的文章。居然可以利用 BOM 上的原生能力来达到拷贝对象的目的。
如 message channel、history api、notification api...
延伸阅读:
Deep-copying in JavaScript using structuredClone
一篇介绍 实时场景下 的架构设计文章,Elixir 大法好。
延伸阅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1832872
一篇介绍 python 供应链攻击的文章。
整体攻击的方式 很类似于 js 生态:钓鱼包名 + 安装钩子时注入。
企业内部一定要管控好 语言包的生态,比如 内部建镜像站,内部包限制包名规范等。
并不是框架短命,而是历史正在向前发展,还未处于稳定。
我们之前曾多次提到历史上竞争激烈的容器编排之战 (The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Wars),而 Kubernetes 最有力的竞争者 Mesos 以及其背后的公司当时也算是风光无限,不仅是资本的宠儿,也是被众人看好的明日之星。好景不长,短短三年便改天换地,胜者 Kubernetes 自不必说,Docker 虽败,但开发者依然离不开他。Fleet 背后的 CoreOS,Cattle 背后的 Rancher 也都一直不断创新,备受瞩目。唯独 Mesos 似乎很惨,是早已沉寂,被人淡忘?还是已低调转型,等待厚积薄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关心:之前 Mesos 背后的公司是谁?如今尚且安好?
Mesos 如今已经不在了,文章有梳理创始人的复盘,总结为两点:没有经验 试错成本高 与 未经营健康的社区关系。
第一点是实打实的技术积累,输给 google 很正常;第二点在我看来算是个历史包袱。
语言的选择 对开源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它代表的不仅是项目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项目选择的社区,选择的生态。
这点 TiKV 做了很好的例子:https://www.pingcap.com/blog/why-choose-rust-to-develop-tikv/
文章介绍了 NodeJS 生态 5 个知名的 logger 库。
个人看法 logger 后面的趋势是与 可观测性应用的结合。
CSS Speech is a set of CSS properties intended to let authors design the aural presentation of content
无障碍场景下,页面只能做到单纯文本播放,CSS Speech 提案能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Safari 16.1 新特性:Container Queries, Subgrid, Web Inspector Extensions, Flexbox Inspector, Offset Path, Overscroll Behavior, Shared Workers, Shadow Realms, resolution
media query, :has(:target)
, text-align-last
, animation-composition
, discrete animation, accessibility improvements for display: contents
, improved VoiceOver performance, additional Apple Pay support, new Web Extension APIs, Manifest version 3 support, and much more. Safari 16.1 brings all of these features to iPadOS 16 and macOS Ventura.
Css grid 排版动画介绍。
一篇介绍 webrtc 信令服务器的通信机制文章,可忽视后面的广告。
棱镜人物系列 - 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
文章摘抄:
信息资源的奇特性不仅在于可以被无损耗的消费,如一部古书从古至今都在“被消费”,但不可能“被消费掉”,而且信息的消费过程很可能同时就是信息的生产过程,它所包含的知识或感受在消费者那里催生出更多的知识或感受,消费它的人越多,它所包含的资源总量就越大。
互联网的威力不仅在于它能使信息的消费者数量增加到最大限度(全人类),更在于它是一种传播与反馈同时进行的交互性媒介(这是它与报纸、收音机和电视机最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梅特卡夫断定,随着上网人数的增长,网上资源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一篇有趣的文章,介绍 time.minWall 为什么设置成了 1885 的原因。
一篇介绍 浏览器渲染引擎 的文章,类似于 Life of a Pixel
学习笔记。
EMotion 作者批判 CSS In JS 的文章。文章举了一些 较 solid 的点,如:css-in-js 增加 runtime 开销(compile time 可优化)、增加 包体积、影响 render 性能等。
我个人是不喜欢这种风格的,之前也在很多项目中深度使用过。
糟糕的感受有两点:
避免不了写 css,使用组件时 如想自定义,则需要写 css 了,这样一来就会十分割裂。
缺失了 css 相关的插件能力,很多 css 插件都失效了。
一篇介绍 newsletter 的好文。
作者深度探讨了 创造者、消费者、平台之间的三者关系,平台赋予的能力,与作者在平台的难度。
而 Newsletter 正是典型去平台化的产物,古典互联网的代表。
什么时候需要平台化呢?
往往是双端之间联系不会紧密的场景,需要平台来背书,来控制正常运作。
内容创作算是这种场景吗?显然不完全算。
一篇介绍 zig 特性与应用场景的文章。
一篇介绍国内 VC 史的好文。
作者梳理了 国内 VC 的发展史 与 现在市场上的 各种流派,整体非常有味道。
打包 JS 库 的 最佳实践梳理。
一篇探讨 gui 与 cli 之间的历史,结合发展的文章。
什么场景下适合 gui、什么场景下 又适合 cli、什么场景下适合 gui with programming portal,这些都需要根据场景来中取舍。
一篇介绍 eBPF 的文章。
eBPF 适用场景:
Observability, profiling, and tracing - monitor OS events.
Security tools.
Networking tools - fast packet processing.
Create new custom network parsers?
Debugging tools.
如何快速在 vscode 快速打开项目,作者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文章介绍了,微软利用 VSCode 围绕开发者建立的帝国 以及 作者对其的抨击。
一句话概括:微软利用自身优势在破坏生态。
An NFT is a transaction recorded on a blockchain that attests the ownership of a unique object, linked via metadata to some assets, usually images or video.
一句话概括:NFT 是某些信息的标识,该标识 认可机制是智能合约。
文章简单介绍了如何创建自己的 NFT。
一篇阐述发展方向的文章。
作者建议应成为 T 型 或者 U 型人才,两个领域融合,能够碰撞出来的想法会很多。
Fallacies of distributed systems are a set of assertions made by L Peter Deutsch and others at Sun Microsystems describing false assumptions that programmers new to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invariably make.
文章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 7 个谬论。
A deep technical dive into all things Redis. Covering various Redis topologies, data persistence and process forking.
文章介绍了 Redis 相关的各种概念,整体简单易懂,非常值得一看。
其中 Redis 集群章节,机器之间通过 gossiping
来确保集群健康,听起来很印象。
The Twelve-Factor App methodology is a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software-as-a-service applications by Adam Wiggins. We cover how they have since evolved,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m today and how they changed the status quo of yesteryear.
建立应用的 12 个关键因素,从工程化 到架构设计再到上线部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刷下。
This is the first post in a series called Things You Should Know. Think of it as a primer to set you from base principles on various topics. For example, today, we are discussing databases!
一篇介绍 数据库 索引 与 事务的好文,整体脉络清楚,深入检出,值得一看。
一种 swift 版的 redux 状态管理库。
针对终端应用,状态管理的思想 确实是通用的。
目前,业界状态管理的流派基本分为三种:单向数据流 、代理响应式 与原子状态。
这三种各有各的优劣势,我个人偏好代理响应式,如 valtio、mobx
一个由 Zig 编写的分布式金融领域的高性能数据库。 作者的文章介绍了,该数据库通过使用静态分配内存(zig 语言的特性)达成的高性能优势。
https://tigerbeetle.com/blog/a-database-without-dynamic-memory/
一款 有助于更好在 twitter 发文的应用,该应用非常受市场欢迎..
有需求的地方就会有市场。当你发现市场空白时,很有可能之前已经被很多人尝试无数遍了,却都最终失败了。
只需定义一个 Model,即可获得一个可 CRUD 持久化的数据源, 创意让人眼前一亮。
事实证明,code deriven 真的会提升开发者的体验。
Documatic is a search engine for your codebase; Ask documatic a question and find relevant code snippets and insights in seconds.
一个 Program language processing 方面的产品,目前来看算是一个全新的赛道?
All-in-one serverless JavaScript runtime
serverless 的最大痛点,就是 cold start 时间,v8 worker 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
Find unused files, dependencies and exports in your JS/TS project
编译期 tree-shaking 方案~
An extremely fast CSS parser, transformer, bundler, and minifier written in Rust.
Boxed provides functional utility types and functions, while focusing on ease-of-use.
Sum type 的魅力。
如何将 github 在模拟 twitter ,该项目给出了答案。
最近关注了一位十分高产的小姐姐 https://github.com/alyssaxuu
no-code 方向有很深的造诣,分享几个高质量的库:
一个单体 40kb 的 JS 文件,实现了一个流程图引擎。
一个屏幕录制、标注 Chrome 插件,也是没有用任何框架。
一个图像编辑器,也是仅使用 web 的基础技术。
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该定律指出,一个网络的用户数目越多,那么整个网络和该网络内的每台计算机的价值也就越大。
本期嘉宾是张润哲(柠檬,LemonHX),另一位 Rust 的干饭人,零零后,后浪程序员。
今天的话题是 Zig ⚡,一门新时代的系统语言。不得不承认,C/C++ 的“替代者”隔三差五就能上 hacker news 榜首,Go/Rust/D/Carbon 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之中,Zig 是怎样一种存在?它的特点是什么?它是 Rust 的竞争对手嘛?
从播客中了解到,Zig 虽然目前还比较小众,但上升潜力很大,急需运营好一个健康的社区,与制定相关的发展规范。
语言的本质是 空气的震动,语言 与 震动频率 就像是 编程语言 与 机器码的关系。
举个例子:两个人在交流,A 与 B。
A 说 你吃了么?该信息传输的形式是从 A 的 嘴发出,让周围的空气震动,传到 B 的耳朵。
B 会解析该震动频率,再翻译为想法。
视频重点介绍了语言对思维的影响,非常值得一看。
JSON.parse 创建对象的速度 大于 原生创建的速度..
虽然是第一期周刊,而这 part 确实在第二周写的,第一周实在很忙,抽不出时间。
本周生活中最大的事情就是 重启 思考的价值了。
思考的价值停更可见:https://thinking.tomotoes.com/archives/2022/5-10
另外 周四过了个生日,我都忘记了,Leann 居然还记得,还给我准备了惊喜,非常开心~
希望我的生日愿望能够早日实现!